青岛农业大学“绿之益”将水环保知识带入乡下

    2015.08.01                浏览数:0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绿之益”水环保实践团利用暑期时间赴山东泰安开展“节约水资源,保护水安全”调研实践活动。“绿之益”水环保实践团的乔治等12名实践队员在近一个周的时间内跑遍了新泰市、肥城市等10个村庄,共完成水资源情况调研问卷400余份,发放水环保知识宣传单页500余份,组织保护水资源环境科普知识宣讲2场。

实地探索考察,体现家乡变化

实践的第一天,实践队员们走进新泰市羊流地区,来到目的地,出乎意外的是原本应该澄清的水面,如今水面上漂浮着白色污染,很多是居民扔的食物袋等,水量也急剧下降……这让他们认识到此次调研的重要性,他们采访了一位在河边田地干农活的大娘,对她进行了重点访问。

“大娘,您觉得海水近几年有什么变化?”

“之前水势很大,河水很清凉,夏天居民们都喜欢来河边乘凉。这几年啊,人少了,河边、河水都太脏了。”

“那缺水问题呢?近几年是不是停水次数挺多?”

“对。停水停电的,现在天气也干燥,不下雨,田里的庄稼都很长时间没灌溉了。”

据了解,这位大娘是当地原著居民,她一年年地看着河水变化、河水污染加剧。

大学生“演说家”,传播水环保知识

烈日炎炎,他们走入店铺,走进农户家,走向村间地头,向村民、路人、商贩进行问卷调研,当遇到不识字的大爷大娘时,实践队员们就会耐心地讲述他们的问卷和调查,并且会挨家挨户地分发节水小常识等宣传单页。“绿之益”水环保实践队队长乔治说:“水污染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水污染并没有离我们很远,相反,它就在我们身边,围绕着我们,困扰着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倡导群众着手改善水污染,为我们家乡良好环境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社会实践,水环保实践队前期通过上网、查文献等积累大量有关水环保资料,然后向泰安当地居民讲解‘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及‘面临水资源污染的情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我看到当地居民对我们宣讲的节水小常识听得很认真,我就觉得我们的辛苦值了。”实践队员万钰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