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3 作者:刘超 来源:中青网 浏览数:0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1日电(通讯员 刘超)根据青岛地理位置、自然禀赋、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按照“一轴三片,四区多点”总体布局框架思路,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即:以大沽河高效生态农业长廊为中轴,以东部崂山、北部大泽山、南部大小珠山为三大生态间隔片区,搭建生态农业体系。
7月初,青岛农业大学大沽河生态农业调研实践团前往大沽河流域开展以“心系沽河,关注生态农业发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包括走访农业局,参观实验基地、农业生态园、农场等,收集土壤样本,生态意识问卷调查等项目。此次调研以大沽河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大沽河高效生态农业长廊,了解其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及采取的措施。
杨站长向队员讲述近几年农业的发展状况、生态农业成功发展的案例等,“我们在乡镇设农药、化肥检测站,控制化肥、农药的用量,利用尾菜、动物粪便发酵制造沼气等,并统一回收农业废弃物,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向伟 摄
在“青岛马家沟芹菜产业示范园”内,技术人员向队员介绍固定滴灌的浇灌方式,均匀施水不浪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浩宁 摄
在“青岛马家沟芹菜产业示范园”内,技术人员向队员介绍固定滴灌的浇灌方式,均匀施水不浪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浩宁 摄
“爷爷您觉得大沽河流域生态怎么样啊?”队员们开始了问卷调查。队员们热情地讲解,爷爷奶奶们很认真的做每一道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浩宁 摄
“养土是关键。”王先生讲道,“有机肥养育土壤,土壤好了,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就多了,土壤的质量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也就提高了”。王先生手拿一把优质土壤向队员们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浩宁 摄
在胶州生态园内,王阿姨正在为葡萄套袋,据王阿姨讲,生态园内的葡萄是纯天然绿色瓜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用的就是这种简便又实用的套袋方法,避免了虫害的破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浩宁 摄
队员们在学校主楼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浩宁 摄
图像 小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