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3 浏览数:0
文/马莹
7月25日到8月1日,化学与药学院“绿之益”赴章丘小分队——绿茵青春走访章丘三十多个村庄调查农民环保意识。队伍由两项国家专利的持有者王飞带领,14名药学学生组成。实践期间她们不怕苦不怕累,发放宣传单页,填写调查问卷,展开小型宣讲会,为提高章丘村民环保意识作出努力。
多方调查,为实践铺路
头戴橙色太阳帽,身穿黑白短校服,7月26日,实践成员在王飞带领下,赶往章丘市水寨镇、刁镇、高官寨镇、辛寨镇的村庄、田间等地,大体了解章丘市农药废弃残留物、生活垃圾处理、村庄道路的整洁程度等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作、打印宣传单页和调查问卷,为为期一周的实践打好基础。
队长王飞表示,实践就像是小发明,需要详细地考虑各方面的问题,还得保证每一份工作的可实施性。越多频率地商讨修正方案,实践就会越高效率。我们通过走访对环境现状、农民意识有了实质性了解,接下来就是按计划完善实践。基础已经打好,我们会更加努力。
战胜挫折,我们是勤劳的“小蜜蜂”
7月27日到31日,实践队奔赴明水镇、章丘各大集市和三十多个村庄进行宣传单页的发放以及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然而,实践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实践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济南天气炎热,连续36度的高温和长途奔波劳累让实践队员备受煎熬;发放宣传单页过程中,队员被误认为是发广告、买农药的,让队员们备感尴尬;因与章丘当地人部分语言不同,调查问卷的填写也受到了阻碍。面对这些挫折,实践成员没有气馁,多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解决方案,更加努力、用心地进行实践。
“我们跑了很多路,脚都磨出泡,还碰到了各种误会和拒绝,但是我们还是很高兴能顺利完成任务,真正了解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农药需求。热点辛苦点没关系,我们能吃苦,我们是戴着橙色帽子的小蜜蜂。”队员李敏说道。
争当讲师,实践圆满落幕
7月31日晚,趁村民在街头聚堆乘凉之际,实践队员走访多个街头,对多个乘凉小群体展开环保意识宣讲会。14名实践队员争当“街头免费小讲师”,以轻松的谈话方式,讲解农药使用概况、新型环保农药、怎样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环境小措施等环保知识,对村民进行环保知识普及。
村民们表示:购买农药和化肥时,只考虑价格和药效,队员们的宣传让他们有了环保意识,希望新型环保农药能尽快普及。
实践队员刁琳说道:“村民们的话让我感觉到了绿色农药的重要性,作为药学学生,我一定会努力学习,让村民们尽快使用上使用价格便宜的绿色农药。”
最后,实践队员对一周的工作进行整理和总结,完成调查报告。实践正式落幕。7天内,“绿茵青春”实践队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余份,宣传单页500余份,受益群众达1500余人次。
对于本次实践,队员马慧敏说道:“虽然又累又热,但是这几天和伙伴们一起吃饭,一起奔波,一起被拒绝,一起写感悟,最后顺利完成任务,真实调查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尽管还有很多不足,我们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收获得了最珍贵的友情和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