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锻炼,是科研与教学的本钱——访化药教职工运动员

    2017.04.30      作者:邹谊 刘丽萍 马莹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浏览数:0

  4月27日28日,青岛农业大学第四十届田径运动会于五环体育场举行。化学与药学院学生及职工运动员齐心协力,获得学生男女团体第一与教工组第二的成绩。比赛结束后,学院学生记者对本届运动会参赛教职工运动员代表进行采访。

学生记者:您认为导致学院本次取得优异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梁安波(学院党委书记,女子60米赶球跑第一名):学院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文体活动,这次成绩的取得与学院认真组织、发动老师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与学院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优良院风分不开的。运动会的目的不在于比赛结果,而在于通过体育比赛培养师生的团队凝聚力、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和集体荣誉观念。我们要以本次运动会为契机,把在体育比赛中展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力融入到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奋勇进取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为实现学校十三五发展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为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再创辉煌

  刘大勇(学院研究生秘书,男子100米、60米抱球跑第一名):成功并非偶然,它是由无数的必然组成此次运动会优异成绩的取得再次展现了老师学生们在院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团结进取的精神状态!“我认为“凝聚力”是化药学院在本次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词,也希望这种“凝聚力”能在化药学院甚至全校传递和发扬!”

学生记者:请说一下本届运动会参赛师生给您的印象

  杜丰玉(学院副教授,男子4×100接力第一名):学院这次比赛成绩非常出色,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方位发展,展现了学院工作的风貌与强大的凝聚力。教工也是团结一致,不但会写论文,申项目,也能在运动场上展风姿。希望学院师生能保持现有成绩,胜不骄败不馁,将学院的体育与科研精神发扬光大。

  田保玲(学院正科级辅导员,女子100米第四名):听着坐台上同学们响彻云霄的锣鼓,沙哑激情的呐喊,接连不断的掌声,以及五环运动场的擂台上化药学院成绩捷报不断,我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从“锇钔钌钚锝”的宣传标语,到司聪聪,刘芳等同学赛道上遥遥领先的霸气和实力,都充分展现了化药学子昂扬自信、顽强拼搏的精神。昨天辛苦的训练化作今天你最美的姿态,人生最美的风景莫过于用自己的行动演译青春风采,拼搏化药人,斗志昂扬,创意无限,激情无限,满满的正能量。

学生记者:学院全体教职工满怀热情,积极参加此次运动会的原因是什么?

  肖克峰(学院副教授,男子60米拍球跑第四名:我喜欢在跑道上奔跑时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上大学的时光,冲刺的那一瞬间有点小激动。同时参加运动会也可以锻炼身体,使老师们在紧张的工作中得到放松,也为学院争光。现在高校的许多教师都忙于教学和科研,没空锻炼,身体健康问题尤为严重。全体师生应该坚持锻炼,不断提升身体健康水平,为学习和工作积累足够的本钱。

  潘维(学院教师,铁饼比赛第一名、男子铅球第二名):教工参加运动会热情高涨,得益于学院组织得力,院长书记齐上阵给大家带了个好头,这真正体现了快乐运动,全民健身的宗旨。

学生记者:本次运动会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杜春华(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负责人,男子趣味保龄球第二名):运动会结束了,但运动会带来的惊喜和感动在,甚至会一直都在。惊喜之一是化药学院学生队和教工队分别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让我感到作为化药人的自豪惊喜之二是我自己在趣味足球、保龄球项目中获得奖牌零突破,虽属偶然,但激励我前行。感动之一是全院上下积极参与,互相鼓劲,特别是振聋发聩的呐喊声,透露出一种无比的集体荣誉感感动之二是大家报名后认真备战,在赛场上拼出了风格学院有两个老师第一次参加运动会,在最后冲刺阶段真的拼了,没有留下遗憾,只有定格的魅力瞬间。除了惊喜与感动,还有感谢,感谢领导的发动和组织,感谢工作人员的付出,他们实际行动感染了很多人,希望大家能乘着运动会的东风,保持锻炼热情,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