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学生“三下乡”寻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之路

    2017.08.03      作者:王伟峰           浏览数:0

  为响应国家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及有关的环保政策,7月26,乡心绿意实践队绿之益分队走进济南市济阳县孟家村街道,针对农药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

  轻扣家门调研问卷询现状

  实践队到达孟家村后,便立即开始进行问卷调查,实践队员们挨家挨户敲门问好,向村中住户询问农药及废弃物污染的相关问题并发放调查问卷。过程中村民们都十分配合,放下手中的活,称现在村里的农药污染问题已受到很大的改善,自身环保意识也日益提高。村民王大娘说“现在村里也将讲究绿色农业了,大家都是一块打药,这样就能防止这家的虫子跑到那家去,还减少了用药次数,我们的负担也小了,果蔬的农药残留也少了,吃着能更放心!”

  随后,实践队员们便开始进行实地考察,在当地的庄稼旁察看,惊奇地发现村民的庄稼里以及田野旁没有任何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甚至连生活垃圾也没有。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生机勃勃,可见当地的治理已经有一段时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的绿色就是最好的证明。

  

  访谈书记了解整顿新方案

  次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村委书记王志刚的办公室,进行一系列的访谈。当问及村中的相关情况时,书记笑着表示村中的改善尤为可观,称村中早已采取了相关措施来控制农药及废弃物的污染。原来,相关部门早在去年中旬以及今年年初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整顿,而村中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与书记的谈话,队员们了解到前几年大家都不重视村里的农药废弃物,使用后,都是随手丢弃,但现在,村里响应“十三五”号召,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采取统一打药的方式,且由村里统一配药,发放给村民,然后进行统一喷洒。配药后,农药包装当场集中一同处理掉。

  同时,队长王洋和刘凤珍表示,现在村民已经有了保护土地的意识,但大多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废弃包装,若个人处理时仅仅是随生活垃圾一同处理,肯定会造成二次污染,如何正确处理废弃物包装,则是下一步向大家宣传的重点。对此,实践队员们在王书记的支持下进行了一个宣讲活动,向村民们宣传妥善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小方法和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希望孟家村能够坚持这一道路,真正的做到上行下效,将政策落实到实处,力所能及的改善生活环境。

  

  乡心绿意采访当地环保局

  了解到济阳县孟家村的情况后,队员们来到了济阳县环境保护局,了解当地环保部门对农村有关部门对农药废弃物的处理方面的政策。物置科科长张岩对队员们说:“农村的土地是果蔬的第一生产地,直接决定着果蔬的品质,所以,现在尤为重视农村这一块的环境保护工作。”

  对于农村现在的农药废弃物包装处理,一方面,环保局与工业及有关企业签订合同,保证定时转移,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另一方面,农药生产部门也已按照国家的生产要求逐步推行使用易于回收处理和可再生利用的包装。同时,在各个乡镇也相应地采取了农民豁免政策,使农民享有利益,因而能够支持有关的环保政策,保证政策能够落实到实处。“现在的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对于新政策能够予以理解并促进实施,民众推崇度高是极有利于政策的贯彻落实的。”张科长如是说道。

  

  本次在孟家村调研所发放的调查问卷达273份,收回216份,受益群众达200人次,访谈中了解到当地的村民对于环保较为注重,并且村中近年来的变化较大,也有了一系列的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的措施,改善效果明显。其次,在对王书记和张科长的采访中了解到了当地工农方面对于农药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且民众推崇度较高,实施较为顺利,效果明显。

图像 小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