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中秋佳节温情,扬家风家俗文化

    2018.09.21      作者:王洪飞 马婧雯 田保玲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浏览数:0

9月18日,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团队携手城阳区实验小学于实验小学多功能会议室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家风家俗演讲比赛,本次活动共有12名小选手参赛,由青岛农大五名志愿者担任评委。

小小演说家登场,中秋佳话娓娓道来

比赛过程中,小演说家们借助PPT动画、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等向评委以及观众们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传统习俗以及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首首描写中秋的古诗词从小演说家的口中颂出,将中秋节的诗情画意娓娓道来。小演说家冷昱佳用一组排比句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喜爱,“中秋最美的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不完的话,徐不尽的情;中秋最美是思念,那一轮圆月仿佛明亮的眸子,荡漾着深深地情意,传递着美好的祝福;中秋更美是感恩,感恩老师,工人,战士,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短短几句话,道出一名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人间亲情冷暖的理解与感悟。

(小演说家站在台上讲述“中秋”的故事)

家长孩子齐携手,共把家风家俗文明扬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家长的影响下,家风家俗也在小演说家的心中深深地烙下印记。礼貌待人、诚实守信、长幼有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承优良传统……小演说家们用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向大家介绍各自的家风家俗,诉说着传承优良家风家俗的重要性。

此外,一些同学请来他们的父母辅助完成比赛,为比赛带来的不一样的赛事体验。乔润泽和她妈妈采用现场还原的方式介绍自己家的家风家俗,幽默风趣的同时,将弘扬家风家俗的思想灌输给他人。许梓轩和她从事慈善工作的妈妈以自己亲身实践为演讲主线,讲述弘扬家风家俗、传承优良文化的重要性。许梓轩妈妈表示,自己的工作促使着自己在无形之中养成尊敬老人、礼貌待人的品德,而这种品德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整个家庭家风家训。“我希望这种品质促进能够在自己家中传承,更能在社会中盛行,成为每个人口口相传,并亲身实践的品德。”

(孩子家长一起讲述自家的家风家俗)

赛时传递成长感悟,赛后诉尽相思泪

比赛过程中,志愿者评委们认真听取小演说家们的演讲,并针对他们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团队队长王鹏向学生们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他劝诫同学及志愿者们,感恩需要心的连续,不要只在中秋才捡起失去已久的热情。感恩同时也需要包容,包容一切的不悦,吸纳所有的真情。做到——敞开胸襟“窗含西岭千秋雪”;摒除偏见“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名志愿者中,四名为18级新生,因家乡离家太远,可能无法在这个本该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这就意味着他们将度过人生中第一个没有家人陪伴的中秋节。活动结束后,唯一一名女志愿者任蒙蒙表示:“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这是少数能够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今年第一次离开家乡,与亲人相距千里,在中秋之际,只能借中秋明月来寄托思念。”哽咽的声音感染者在场的人。

(志愿者们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演讲,并进行点评)

中秋团圆之际,寄托思念之情。此次中秋家风家俗演讲比赛,让志愿者和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明确团圆的意义,更加能体现家风家俗的重要性,使同学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