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农官微:青农大学子走进大沽河 调研生态农业发展新进程

    2017.07.21      作者:刘超           浏览数:0

  摘要:《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明确提出要把青岛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突出生态原则,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着力控制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切实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蓝图为青岛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大沽河生态农业调研”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组织莱西、即墨、平度、胶州四个小分队,于2017年7月份切实投身于青岛生态农业的实践调研中。团队选取青岛最大最稳定的水源地——大沽河为实践点,深入探索大沽河高效生态农业长廊。

  明确制度 优化治理

  7月初,实践团分别前往即墨农业局、莱西农业局、城阳农业局以及胶莱镇政府进行走访调研。在与相关部门人员的交谈中队员了解到,青岛目前发展状况较好,政府重视生态保护,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自2014年起,即墨市农业局开始建设农业污染治理试点。为了提高农产品产率和产品质量,我们就经常鼓励农民少用复合肥多用有机肥,以避免化肥中重金属及N、P、K元素等物质对土壤和附近流域造成的污染。”即墨农业局环能站站长杨青贤讲道。说起生态农业,杨站长信心十足,“我们前后已经建立了五个沼气池,利用厌氧发酵解决蔬菜尾菜、养殖场粪便等重大污染问题,将废弃的秸秆、尾菜集中处理发酵,再回归土壤是非常好的生态种植方式”。

  实验基地 示范科学

  7月15日,平度小分队来到了“青岛马家沟芹菜产业示范园”, 据林经理介绍,芹菜的种植环境分两种,大田种植和大棚种植,其主要差别在于,大田种植的芹菜会在每年11月初上市,而大棚的会在每年正月上市。示范园中还有“智能联动温室”,冬有暖气,夏有水帘以控制温度。

  在芹菜育苗过程中,使用机械插秧,在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使用此种方法插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机械作业效率非常高,节省大量人力,降低劳动强度。

  “每天早上八点和下午四点左右进行喷灌,不能在中午进行喷灌,因为中午地温太高,而水温和地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对芹菜质量有影响”工作人员讲道。芹菜的生产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喷施生物菌肥、牛奶等,提高芹菜的品质和抗病能力,采用紫外线杀虫灯和粘虫板技术杀虫,通过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杀虫杀菌效果且无害。

  生态农场 农牧循环

  7月18日,莱西小分队来到了莱西市李权庄镇兴隆屯村,在王志涛先生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王志涛先生所经营的农场,该农场是当地农业与牧业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的典例。王志涛先生在发展奶牛养殖业的过程中发现了棘手的粪便处理问题,若粪便交由他人处理,既浪费成本又不利于生态环境,因此生态农场便应运而生。

  将奶牛场的粪便投入沼池,沼池的沼气解决了牧场的能源问题,沼渣则解决了农场的有机肥料问题,同时,农场中秸秆切割后用作奶牛场的饲料,实现了“过腹还田”的良性生态循环。生态农场将奶牛场和农场合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农场运用轮耕、间作、套作等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运作,提高了作物产量,同时也使土地得到修整。由于近几年干比较旱土,壤板结情况愈发严重,导致小麦和玉米产量偏低,同时加大后期翻地的难度。该农场将秸秆的剩余部分用于翻耕,既保护了土壤也利于作物的生长,加之合理的运作方式,即使在旱情比较严重的几年里,王志涛先生农场的产量依旧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通过近两星期的下乡实践,我们看到青岛市大沽河流域绿色生态农业正在稳步推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必将成为农业的发展趋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AzOTg2OQ==&mid=2652968212&idx=3&sn=671f6c996dd02d96a702bb84c05f38ac&chksm=8c252646bb52af50875b30fd585f338a04a1db32555ca6fb58f78133d91598ec65c9ebd4491c&mpshare=1&scene=23&srcid=0721pbjOKtUbWrNTTypeaJev#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