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徐龙坤:驾好学习与工作两匹骏马

    2015.05.11                浏览数:0

 

/朱媛媛

《化药学院“平凡人”的“平凡事”》讲述一群平凡人将平凡的事做的不平凡的故事。徐龙坤,一个驾好学习与工作两匹骏马的学生干部。

   徐龙坤,化学与药学院2011级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化学与药学院2013届学生会外联部部长,现考入四川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期间,他获得“海利尔学生干部奖学金”、“2013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青岛农业大学赛区一等奖”、“三好学生”、“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学习与工作,你得找到一个平衡点                

    大学之初,徐龙坤选择了加入学生会,进入外联部。

“其实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进入学生会就是想锻炼自己,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外联部是一个与人交流最频繁的一个部门,也是给自己一个挑战。”他笑着说。

刚入部,腼腆内向的性格成为他工作的最大障碍。出去拉赞助,不敢说,不会说,怎么能行?为了不拖别人的后腿,他拿宿舍同学当公司人员,实行情景模拟,在每次外出前,把需要说的话重复练习十几遍。

 “他是一个很拼的人,经常晚上都已经熄灯了,还在那里赶因为工作而落下的作业。”徐龙坤的舍友讲道。

在工作上取得出色成绩的同时,徐龙坤也没有放松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连续四年综合素质测评为A、连续四年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3年,他在参加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青岛农业大学一等奖的好成绩。

“学习与工作,你得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就好像天平,哪边多一点都会失去平衡,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徐龙坤说。

大一上学期,学习与工作的统筹兼顾,他做的并不是非常好。因为外联部工作而落下课程,或因为完成作业而怠慢了工作,在这一学期里时有发生。为了兼顾好学习与工作,徐龙坤制订了学习工作时间表,在适当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考研:坐得住、吃得透、说得出

   “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我并没有坚定信念要考研,只是随着学院工作的开展,使我意识到考研是提升自己,接触新平台上的一条捷径。”徐龙坤说,“是学生会工作让我确定了考研的目标,也是学生会工作让我在考研道路上走的比别的同学更加顺畅。”

    考研复习,坐得住——学生会工作的开展使徐龙坤养成了沉着、稳重的性格,在考研过程中不浮躁。平时他在教室一待就是一天,中午吃完饭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再接着学习。“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教学区,要不就是走在教学区的路上。”徐龙坤说道。“不动摇,不跟风”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专业知识,吃得透——“学会独立思考了”是徐龙坤对自己学生会生涯的感悟,也对他的考研复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为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他却选择了应用化学专业的考研方向,在老师平时讲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他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不能说自己是悟性极高的聪明人,但是我确实爱琢磨,把问题看透才肯罢休。考研关键是效率,重点是方法,当然牛角尖我是不爱钻的。”

考研复试,说得出——两年外联部干事,一年外联部部长使他克服了性格上的缺点,三年的磨练使他随时都谈笑风生、自信满满。“每次开会都把工作中的漏洞简明扼要的指出来,把接下来的工作列好给我们分配下来,一次会下来我的本子上总是记了满满的一大页。”院2014届学生会外联部部长刘丹说。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自信沉着,使徐龙坤在复试中以第三的成绩为考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想过放弃,但是放不下

    每天六点起床,十点回宿舍,是徐龙坤的考研节奏。

“考研的压力确实有,也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被自己否定了,因为放不下。”他想过放弃源于持续两个星期的重感冒,身体上的煎熬加上心理上的压力一齐涌上来,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了坚持。发烧38度,打完针后他又坐在了教室里,只是桌上多了一大杯水和零零散散的药。

经过一年的努力,徐龙坤以笔试第一,复试第三的骄人成绩被四川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录取。得知这个消息,他往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我做到了!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

   “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写毕业论文,感觉时间过的很快,只想抓住大学的最后一点时间好好的珍惜。”考研,只是他漫漫人生道路上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