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化学与药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

    2025.07.04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浏览数:0

学院概况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始于1977年莱阳农学院基础教学部的化学学科,正式成立于2008年,由原理学院的化学学科和原植物保护学院的药学学科合并而成。学院设有应化与药学系、化工制药系、材料科学系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制药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药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6个本科专业,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1个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共2041名。学院已发展成为涵盖化学、化工、药学和材料科学4个理工类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师资队伍

引育并举,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93.3%,高级职称比率达81.7%。学院现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杰青1人、山东省优青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托举人才1人、青岛市政府特贴专家1人;有山东省教学名师及青岛市教学名师各1人、校教学能手6人,学校“特支计划”优秀人才16人;拥有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及 “青创科技计划”团队共6个、山东省教学团队3个、校级重点培育的教学团队3个。

李峰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肖建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盖盼盼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吕海涛
山东省教师名师

 

 

 

     山东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

专业特色

依托学校农科优势,发挥化学类学科专业与相关学科融合潜力,推动进化学、材料等学科与农学、生命科学以及农业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突显专业群“农化特色”。先后获得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重点建设专业群建设项目支持, 2024年学院获评山东省首批专业特色学院。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应用化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化学专业先后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院主持山东省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2项,地厅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余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二等奖共3项,青岛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10余部。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获批山东省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教研室入选山东省首批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科及科研优势

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学科2018-2019年自然指数排名连续位居全国农林院校榜首,2020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4年材料科学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2023-2024年化学、化工连续进入软科一流学科前500名。近五年,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200余项,总经费达5000余万元;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研奖励5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0余件;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4个和国家四类新兽药2个;编写译著2部,专著3部,实现成果转化15项。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学科专业平台

学院遵循开放共享管理理念,构建了“一点两线三面”的学科专业大平台格局。建有农用生物药创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山东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用药物绿色创制与应用特色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碳中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农业经济循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学科专业平台和1个科研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化学实验示范中心,设有基础化学实验室、面向化学类学科的专业基础化学实验室和专业特色实验室三层面实验教学平台。学院共有实验室总面积达到16700余平米,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学院深化产学研协同,打造了20多个稳固的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为理论与实践融合积淀了深厚基础。

 
国家级学科平台
 

  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扫描电子显微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近红外稳态瞬态荧光磷光光谱仪

 

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共享平台(部分)

学团工作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战活动,全方位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院连续多年获评“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坚持以学风建设为重点,近五年,4个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学院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科技创新讲座20余场,打造“一院一品牌”专业竞赛9项,积极遴选优秀选手或团队参与上级竞赛,荣获“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金奖1项,金银铜奖共计7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一二三等奖共计7项;全国金相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一二三等奖共计1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一二三等奖共计5项;山东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实验竞赛获奖70余人次;累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35项,校级470余项。学院立足专业优势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获第三届全国志愿服务大赛省级金银铜奖各1项,学院学子参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8项;获评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省级2个、校级21个;获评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省级5人次、校级90人次,累计受益群众10余万人次。学院文体活动表现突出,在学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足球赛、团体操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多次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应用化学2021级2班

制药工程2020级1班
省级优秀班级

 材料化学2018级1班

科技竞赛获奖

 

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丰富的学生文体活动

学生发展

学院以学风建设为基础,加强宏观指导,鼓励学生特色发展。近五年来,学院本科生获国家奖学金20余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300余人次,省政府奖学金10人次,省励志奖学金40余人次;山东省优秀学生15人次、优秀学生干部8人次、优秀班集体4个;山东省优秀毕业生近180人次。

学院持续强化专业发展及就业指导,建立了“学院-专业-教师-校友”多层面的专业发展及就业指导队伍,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助力学生优质就业。近年来,学院就业率始终位列学校前茅,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进入专业对口企业就职和考研深造。学院多措并举,通过考研动员、经验交流、暖心助考等活动力抓考研,学院总体考研率保持在40%左右,涌现出了“考研学霸宿舍”等先进典型。

学院自建立以来,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绽放光彩,深受行业和用人单位好评。

近四年学院总体考研率 

考研学霸宿舍

学院获评“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化学与药学院2025年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报考科目要求

专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制药工程

96

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

王老师,

13969625973

应用化学

128

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

王老师,

15953281073

材料化学

70

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

牛老师,

15275289108

功能材料

70

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

王老师,

15966924305

化学工程与工艺

70

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

鲁老师,

13954297004

药学

70

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

张老师,

1396963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