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作者:文/王皓蕾 程方茹 叶菲菲 图/“黄河新篇”生态与乡村振兴融合研究实践服务团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浏览数:0
7月20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黄河新篇”生态与乡村振兴融合研究实践服务团队深入日照市五莲县井家庄村樱桃大棚种植基地,开展为期18天的社会实践。学子们扎根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访谈与资料研究,探寻樱桃产业发展的核心密码,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鲜活的青年智慧。
实践伊始,团队成员深入樱桃大棚,无惧酷暑,俯身于树丛之间,仔细观察记录樱桃的生长态势、果实品质,认真考察大棚设施的运行状况以及引水灌溉系统的具体配置和使用情况。队员们还特别关注了种植户在引水灌溉效率、大棚设施维护更新、种植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力求获取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同时,团队还通过查阅当地相关资料,系统了解了井家庄村樱桃产业的总体种植规模、主栽品种结构以及现有的主要销售渠道等基础信息,为后续深入研判奠定坚实的数据与事实基础。
为全面掌握种植户面临的痛点与期盼,团队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覆盖种植技术需求、销售渠道拓展、政策支持期望等多个维度。调研期间,队员们分组行动,走访了村里20余户樱桃种植户及相关村民。经过梳理,“樱桃价格波动大”、“销售渠道过于单一(过度依赖传统收购商)”以及“缺乏及时有效的种植技术指导”成为农户们反映最为集中和迫切希望解决的三大难题。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真实声音和详实数据,为团队后续的分析研判和建言献策提供了最扎实、最鲜活的依据。
针对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收集到的宝贵资料,团队成员们对调研信息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经充分研讨,最终形成了《井家庄村樱桃大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这份报告不仅真实反映了果农们的核心诉求,更是结合专业所学,提出了三项针对性建议:一是优化引水灌溉系统,二是广泛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如环境监测、智能调控等),三是积极拓展电商营销渠道。实践后期,团队队长向井家庄村“两委”干部提交了该报告。村“两委”干部们认真查看报告内容,对我校学子心系乡土、运用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的实际行动给予了高度赞赏。
此次井家庄村之行,是我院学子将专业所学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从书本理论到田间实践,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眼光洞析现实挑战。未来,实践团队将努力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思考与建议,为井家庄村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推产业兴旺、乡村秀美,共同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