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第二届新材料设计及创意大赛

    2015.12.16                浏览数:0

 

各学院:

    为加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升材料行业的设计创意及制造能力,增强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质量培养,学校经研究决定举办青岛农业大学第二届新材料设计及创意大赛。

    一、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教务处

    承办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

二、参赛对象及形式:

1. 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无年级限制,对象主要面对功能材料专业、材料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同时鼓励低年级学生参与。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2-6人,设队长1人。每位学生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组队参赛。

2. 参赛队伍根据竞赛命题和要求,完成方案设计,提交设计作品的电子文档和书面文档(若有实物,也可上交),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

3. 决赛时,参赛队要进行口头报告和现场答辩,由评审委员会评选获奖作品。

4.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参赛作品,并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报告会,逾期或缺席作自动放弃处理。

三、参赛要求和评选标准

1、作品必须是某种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比赛以项目的创新设计理念或实验结果为评比对象,以其对材料科学做出的创新性发展贡献大小,或材料应用方面的实用性改进或创新程度为评比标准。竞赛可选“材料”包括金属结构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其它前沿新材料及其它相关材料技术等项目,研究方向不限。

2、作品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作品包括设计产品实物或者创意;

3、参赛者保证对参赛作品拥有充分、完全、排他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

4、作品需要充分考虑可实现性;

5、作品具备前瞻概念性,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产品未来的趋势;

6、在产品设计中应突出绿色环保的理念。

四、作品要求

比赛分为创意组和实验组。大赛作品分为两大类:

A类:即有实成果科技作品类。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组织开展在新材料及其相关技术等多个领域开展的科研探索、设计等有实成果的实践活动。

B类:即创意类。指具有创意性的新思路、新设想、新理念等。

参赛队伍根据竞赛命题和要求,完成方案设计,提交设计作品的电子文档和书面文档(若有实物,也可上交),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决赛时,参赛队要进行口头报告和现场答辩,由评审委员会评选获奖作品。

   作品要求

1.科研作品力求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作品包括设计产品实物或者创意,鼓励在实验室制成半成品或成品;

2.参赛者保证对参赛作品拥有充分、完全、排他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如发现有雷同作品,组委会查明属实,则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3.每个参赛队仅能提交1份作品;

五、知识产权

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该参赛队所有。如参赛作品的设计内容申请专利,则专利申请人为本校,发明人可为相关参赛队成员及指导教师。用学校经费制作的竞赛作品,其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作品由承办单位妥善保管。

六、比赛内容和赛程安排:

比赛时间和地点:20151227日信息楼413,上午8:0012:00

      比赛的报告及答辩评价:由评审委员会对参加决赛队的实物作品、报告和答辩内容进行评价,评分因素及权重如下:作品创新性(可行性、完整性)25%;作品总体质量25%;口头报告质量(感染力,PPT,用时)25%;答辩质量(正确、简明)25%。参赛队伍按抽签顺序各做二十分钟的作品介绍,然后进行答辩,由评委会及参加决赛的队伍按标准进行评分,按各分数之和计算平均值,即为该作品的最后得分。作品按分数高低依次排名。

七、奖励

竞赛结束后按照适当比例设立一、二、三等奖,学校为获奖学生、团队及教师颁发获奖证书。给予学生技能竞赛学分奖励。

1.奖项设置比例: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2.技能竞赛学分奖励:按照获奖等级,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该学分可替换创新实践学分。

八、报名

报名方式:以组为单位自由报名。

    报名时间:20151216日到1226

现场报名联系人及地点:魏老师,师老师,化学楼607东门

联系电话1396976030915275201860

    报名邮箱:whihongt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