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听教授讲专业)
工学类,代码080412T
培养目标:功能材料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面向新时代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材料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具备创新意识和一定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掌握功能材料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改性、加工成型制造以及器件化等方面的能力,了解功能材料行业领域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能够在新能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防腐材料、碳循环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性能检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特色: 功能材料专业为国家特设专业,在办学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创新引领、以材为基、多元应用”的办学理念,设置了特种功能材料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围绕新能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防腐材料、碳循环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培养符合国家和山东省区域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能源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质炭科技与工程、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现代仪器测试分析实验、功能材料综合实验、材料科学创新实验、功能材料专业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材料科学创新思维训练、功能材料专业综合实习、功能材料专业毕业实习、功能材料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等。2023年我院无机化学I课程团队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办学条件:功能材料专业属于工学材料类,为国家特设专业,青岛农业大学是山东省内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自2011年开始招生。现有专业教师3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院所等,学缘及年龄结构合理。2024年学院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前1%。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为山东省教学团队,除化学化工基础实验室外,还建有材料制备、材料工艺和材料分析等专业实验室,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高速自动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等先进大型教学科研设备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仪器设备总资产价值3800余万元。学校平台拥有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核磁共振仪、X-射线多晶衍射仪等仪器。
主要成果:专业教师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4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17项,先后主持省级及地市级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课题11项,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和实验技术成果17项。5门课程被列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编写出版教材29部,其中主编和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6部。教师团队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Appl. Catal. B: Environ.、Energy Stor. Mater.等顶级学术刊物杂志上发表论文,科研成果显著。
就业方向:近三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覆盖率达100%,良好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广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于学校前列,高质量就业概率逐年提升,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山东能源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海科集团、歌尔股份、东岳集团、威高集团、台玻(青岛)光电科技、金宇轮胎集团、明月海藻集团、歌尔股份、黄海制药等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医药等相关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性能检测、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毕业生平均升学率为40%左右,毕业生考入985/211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比例逐年提高,2024年有两位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每届均有毕业生入选山东省选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携笔从戎,筑梦军旅,诠释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