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药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简介

学科(领域类别)名称及代码: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

培养目标:

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方向及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能在化工、能源、信息、材料、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在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推广及行政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学科平台:

国家级“农用生物制药创制技术国家地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仿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动物新药创制与评价工程实验室、青岛市农用生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农用生物制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美病原微生物与新药开发联合实验室等实验平台。

学科方向:

化学工艺:围绕化工过程绿色化、原子经济反应、反应及分离过程的耦合等领域,重点开展新型药物合成工艺设计、开发及产品化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化学工程:围绕化工和制药的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和加工工程等领域,重点开展精细化工和制药加工过程中的反应工程、热力学、动力学、分离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应用化学:围绕生物传感与生化分析、天然产物开发及其应用等领域,重点开展生物纳米探针与分子识别、疾病标志物甄定与检测和天然产物提取、结构改造、活性等方面的研究。

材料化学工程:围绕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新型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技术等领域,重点开展光电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和催化材料分子设计、合成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学科(专业)队伍:

本学位点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3人。有专职研究生导师4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5人,均具有博士学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泰山岗位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杰青1人,山东省优青1人,山东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青岛拔尖人才1人,青岛市政府特贴专家2人,青岛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师大多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美国普渡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另聘请国外专家8名、国内专家12名为学院兼职教授。

科学研究: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国际合作、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91项,总经费达4216.36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137篇,其中,高被引用论文HCP 1% 3篇,3%的5篇;出版主编(译)、参编著作和教材10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建立国家新标准4项;申请新兽药12个,获批4个国家三类新兽药和2个国家四类新兽药,建立新兽药证书4个。有10项成果被转化或应用。先后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2项,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鉴定科研课题4项,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承办“山东省化学化工院长论坛会议”、“蓝黄经济带分析化学前沿学术研讨会”和“青岛农业大学手性催化与绿色有机合成论坛”等学术会议,先后邀请北卡州立大学Paula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药学院孙笃新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50场次。

人才培养:

近五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0人。学位论文全部一次性通过校内外专家的双盲评,论文答辩通过率为100%。6名同学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平均就业率接近100%,其中80%以上进入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有12名考取博士研究生。

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优秀毕业研究生奖、百伯瑞科技创新奖、研究生优秀学术论坛奖(含优秀学位论文奖)、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奖助学金,覆盖率100%。此外,导师给每位研究生每月不低于400元的助研津贴。

获校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8项,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